「老化」是人類無可避免的生長歷程,但你知道紫外線UVA和UVB對肌膚老化的影響,其實比基因遺傳所造成的老化還要深遠嗎?這也是為什麼皮膚科醫生總是提倡防曬很重要。但到底什麼時候該擦防曬呢?接下來將使用紫外線檢測儀實測,破解常見的防曬迷思。

 

迷思一:陰天不需要防曬

紫外線(Ultraviolet, UV)是無法被肉眼看見的「不可見光」,依照波長範圍不同分為UVA、UVB、UVC。延伸閱讀:物理性防曬」和「化學性防曬」差異是什麼? 5分鐘一次搞懂SPF、Boots Star Rating、CW防曬指標!波長較短的UVC通常在大氣層就被阻擋,對我們沒有什麼影響,所以防曬產品著重在防禦會曬黑、曬老的UVA(波長介於320~400nm)和會曬紅、曬傷的UVB(波長介於290~320nm)。

 

而晴天我們都知道要防曬,那麼陰天呢?

 

〔實測〕

我們在同一地點,以紫外線探測儀觀測晴天和陰天的紫外線強度。晴天時強度落在1830 μW/ cm²,甚至破表( 換算為紫外線指數是7,屬於高量以上);而陰天的強度則在850 μW/ cm²左右( 換算為紫外線指數3.4,屬於中量)。

 

結論:「沒有陽光≠沒有紫外線」,陰天長時間待在戶外仍建議防曬!

即使是陰天,UVA仍可以穿透雲層造成肌膚老化,所以沒有陽光並不代表沒有紫外線,在紫外線指數超過3、中量級強度的陰天,如果需要長時間待在戶外還是建議防曬喔!

 

 

迷思二:室內也需要防曬

你可能會擔心生活中的人造光源(日光燈、鹵素燈),但以紫外線探測儀觀察到它們其實只有很微量的紫外線,而且要非常近距離(30cm內)才會感測到,所以除非「近距離」接觸這些特定光源,不然真的不太需要因此而特別防曬。

 

結論:視座位是否靠窗決定防曬與否!

在室內除非坐在靠窗、會直接接觸到戶外光線的位置,不然基本上是不需要特別防曬的。

 

〔實測〕

我們打開窗戶,讓陽光透進室內,可以發現此時紫外線強度上升到1477μW/ cm²(紫外線指數5.9,中量級-高量級),也就是座位如果靠窗、有機會被陽光直接照射,仍建議需要防曬。

 

 

迷思三:只有夏天才需要防曬

如前所述,沒有陽光不代表沒有紫外線,即使冬天看似陽光較夏天弱,但紫外線強度跟夏天比起來也有機會達到相近的指數,所以只要是在戶外長期間活動,一年四季都建議留意紫外線指數來加強防曬。

 

〔小提醒〕:長時間待在戶外需要防護時間更長的SPF50 防曬品,尤其在外活動容易流汗或摩擦而使防曬品逐漸消失,因此建議每2個小時再補擦一次。

 

推薦商品:米粹舒緩水感防曬乳SPF50